2009年2月4日 星期三

掌控五個情緒魔鬼

當股市響起空襲警報,你卻忘了投資前的邏輯?


政大財 管系 教授劉玉珍說,這不是IQ問題,而是EQ(情緒智商)問題。


你在投資上的EQ有多高?普林斯頓大學行為科學教授卡尼曼(Daniel Kahneman)發現,「情緒」,在人們的投資決策中扮演關鍵角色,也因此,他在2002年得到諾貝爾經濟學獎,而情緒反映在投資上,會讓人產生5大心理偏誤,就像衍生出來的情緒魔鬼,讓人們做出盲目的投資行為。因此,唯有抓出這5個情緒魔鬼,鍛鍊你的投資EQ,與自己的投資和平共處,在零利率時代中致勝。


 


市場已進入超賣格局 小心5情緒魔鬼主宰判斷


就像研究這個題目時,我的同事、《Smart智富》月刊記者胡健蘭看到我的採訪筆記,才大夢初醒的嘆息:「哎呀,這5個心理偏誤,我居然都犯了耶!」


賭資效應》2006年時,全球股市大好,買什麼賺什麼,健蘭看著手上定期定額基金的報酬率不斷上漲,她大腦裡的阿肯柏氏核開始運作,讓風險承受度猛踩油門,搶走前額葉皮質的理性主導權,於是,她一口氣提高投資金額兩倍。這,就是所謂的賭資效應」,意思是當人們賺到錢後,會低估風險,拿出更多的錢投資


過度自信效應》隨著錢愈賺愈多,健蘭開始把所有資金都集中到基金扣款帳戶,「我心想這輩子要賺錢,就靠這一波了。」阿肯柏氏核將貪婪油門踩到最底,健蘭的心裡產生過度樂觀情緒,將所有的錢放在同一個籃子裡。這,就是所謂的過度自信效應」,它會讓投資人忘記風險,進而誤判投資前景,身陷巨大風險。
處分效應》20077月底發生次貸風暴,健蘭手上的基金開始出現虧損,恐懼的杏仁核慢慢現身,她急著賣出賺錢的基金,想落袋為安,但對於賠錢的基金,她反而像鴕鳥般視而不見,不願見到實際的損失,賣掉獲利標的、留下賠錢標的。這,就是所謂的處分效應」,它會打亂人們理性的投資組合,讓籃子留著爛蘋果。
沉沒效應》等到股市一路下跌,虧損愈來愈大時,雖然理性告訴健蘭應該要採取動作、執行停損了,但杏仁核的力量卻愈來愈強,她心中充滿悔恨,每天咒罵著:「我當初怎會用這麼高價買進呢?」心中的魔鬼每天提醒她,當初買進的時間、成本。這,就是所謂的沉沒效應」,讓人們錯失最佳的停損時機,無法保留資金實力,搭上未來反敗為勝的列車。
蛇咬效應》200810月,當全球股市瘋狂下跌,美股動不動以每天4500點的幅度下挫時,杏仁核發揮極致力量,霸占住大腦,魔鬼說:「基金報酬都已經賠50%了,不要再看了。」即使我們的總編輯朱紀中告訴健蘭:「買點快到了,準備反敗為勝吧!」但健蘭卻出現蛇咬效應」,股市就像那條「草繩」般,讓健蘭只想遠離它,錯過了歷史最佳買點。
一路採訪下來,我發現,所有投資人,包括自己在內,前2個月幾乎被「處分效應」所左右;而現在,大家則被「沉沒效應」、「蛇咬效應」這兩個最可惡的魔鬼牢牢的控制住,動彈不得。


即使種種證據告訴我,現在市場已進入超賣格局,逢低買進的時刻即將到來,但我的大腦仍被恐懼所主宰,不敢看、不敢聽。我,即將成為股市中80%的輸家嗎?


Smart智富》~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